鄭亞倫伯伯,生於民國11年10月,祖籍廣東

鄭亞倫伯伯,生於民國11年10月,祖籍廣東,因父親跑船,所以生於上海,家裡有六個哥哥兩位姐姐,住於虹橋附近,兒時曾當印刷學徒,出師前都住在宿舍,每日常常工作到凌晨二時,非常的累,常常偷偷跑到路邊睡覺,被師兄抓回去繼續工作(加班費三個銅板一個燒餅),工作三年半出師後就可以住外面。
民國33年,一次假日到教會做禮拜,遇到小學同學,便介紹鄭伯伯加入到汪精衛海軍的一個部門,水路測量局工作,伯伯記得當時那個單位在上海楓林橋附近,雖是海軍單位卻穿著陸軍制服,坐測量艇對長江河道與外海進行測量工作,伯伯說當時當軍人的福利很好,看到軍官穿著軍服,威風凜凜都覺得很神氣與羨慕,在上海汪精衛政府下,生活秩序都很正常,也未曾聽過蔣總統的“重慶政府”領導中國抗戰。
抗戰勝利後海軍測量局人員同時改編為國軍,名稱改為“海道測量局”,衣服也從陸軍制服改成海軍制服,階級名稱“軍委四階”改為海軍准尉。等待重慶政府接收時期,亞倫伯伯也就順理成章的代管五十多位準備遣返的日本軍人,管理期間伯伯以禮相待,並沒有刻意的刁難日本軍人,所以大家相處的非常融洽。
國軍接收後,伯伯發覺海軍派系分的很明顯,即使在一起辦公,許多不成文規定的細節還是涇渭分明,由於當時看電影坐公車都是免費的,所以百姓對軍人多少會有一些反感。
徐蚌會戰失利,共軍渡江後後,單位尋問伯伯是否願意隨軍來台,亞倫伯伯本以為共產黨也是中國人,同胞應該不至於會如何,但當時姑媽曉以利害關係後,才了解共產黨的可怕,叫伯伯一定要跟著部隊一起撤退,於是伯伯就帶著全家(媽媽、太太與二歲女兒)坐“208中訓軍艦”一起來台,伯伯記得離開碼頭時,遠處還有槍炮聲,爆炸頻頻,應是劉玉章52軍於上海與解放軍的戰鬥。
船到基隆後沒下船又轉往澎湖馬公,伯伯說也不知待了多久才回台灣,在澎湖期間因補給問題而被記過,中尉便做了九年一直沒法升遷,來台後調至海軍研究發展處任職事務官,至民國58年上尉退役。退伍後亞倫伯伯繼續從操舊業,做起印刷工作直至退休。
伯伯天性樂觀,信主耶穌的亞倫伯伯,假日都會參加教會聚會,每日早晚都會喝上一杯咖啡,總有喜樂開朗的心情,沒有高血壓與糖尿病,身體非常的健康,也許是基因的原因,亞倫伯伯的母親一直到95歲才回天家,太太也活到86歲,一家人非常的長壽健康,伯伯說或許這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吧。今伯伯於榮家安度晚年,願神看顧保守。